六一中路官方网站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观点分享

转文:黄金和美元的泡沫何时破灭?

时间:2025-04-26 20:44:23  来源:  作者:
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关税战正如火如荼。全世界都被迫卷入,却鲜少有国家能看透本质。有人能预见到结果,却很难想到:美国的关税战一定会失败,但失败之后带来的却可能是世界上最后的类似庞氏骗局的两大泡沫的最终破灭:黄金和美元。

一、出口的本质与最终目的

出口,就是出卖劳动。

一国百姓,干活,流汗,流泪,甚至流血,生产出来商品。这个商品,凝聚着人类的劳动。这种劳动的产物,本该被本国人民享受,由此产生幸福感、满足感。

现在,人们不享受这个商品,反而把它卖给别的国家,也就是所谓的“出口”。那么,出口,就是出卖劳动的过程。

出卖劳动,目的是什么呢?

一个人为别人干活,目的是赚钱。赚钱的目的,是买进满足自己欲望的资源(商品、服务及其它),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自己有幸福感、满足感。

出口,既然是出卖劳动,那最终目的也是一样的——要有幸福感、满足感。怎样达到这一点呢?就是要有“赚钱”的过程。这个赚钱的过程,不是最终的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

好了,赚钱。对个体而言,哪里的钱都是钱,只要能买到资源就行。但对一个主权国家而言,所有的个体欲望,加减汇总之后,就只有两个方向:国内能提供的资源+国外提供的资源。如果是国内资源,则用本国的钱就可以达到目标。如果是国外的资源,本国的钱无法达成目标,必须要用到外汇。这就是一个国家出口的意义:

出口,是出卖劳动,目的是赚回外汇,以此购买本国外的资源,目的是实现本国人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问题:出口的目的是赚钱吗?请你仔细想一想,出口,是不是为了赚钱。

如果说,出口的目的是为了赚钱,那么,中国曾经有过一个看起来无比辉煌的出口赚钱时代。让我们把目光回溯过去600年:

中国的明清两朝,从民间到朝廷,都陷入对白银的痴迷和疯狂中,在他们看来,出口的目的就是赚钱,赚钱嘛,上下一致认为,就是赚白银。而白银,可以在国内买一切资源,在世界上也能买一切资源。于是,从明到清,中国把无数的劳动产品出口到海外,从茶叶、丝绸到瓷器,所有凝聚明清两朝数十亿人口是五百年血汗的劳动,都换回了雪花花的白银。鼎盛时期,大明时代,全球60%的白银都流入到了中国境内。

白银在中国的鼎盛标志,可以有两个:其一,明末,李自成和张献忠在进城后的大肆搜刮白银。李自成在北京城据说拷略了几千万两白银,后来不知所终。张献忠在四川的沉船白银,则在五六百年后被大量发现。这些不见天日的白银,意味着劳动的消失。其二,和珅在乾隆之后被清算抄家,有史料说财富折银超过10亿两。这是白银集聚的典型案例。

白银,明清时代的绝大多数白银,都被富豪垄断囤积了。因此,虽然无数白银流向中国,但民间却长期处于通货紧缩状态(比如,

1801年,一两白银可以兑换1040元铜钱,到1839年,就能兑换1679元铜钱,白银日益值钱,正是通货紧缩的特征)。进入1800年后,民间就开始积贫积弱了,鸦片战争前后,清朝已经衰亡得没边了,讽刺的是,那时候,清朝却囤积着全世界最多最多的白银。所以,对国家而言,白银(通货)多,不意味着富足,也不意味着富强。

看这张图,是我在鸦片战争纪念馆里拍下来的。1800-1839年,短短40年间,中国买进鸦片就花费了4.3亿两白银。鸦片战争之后,鸦片贸易合法化,到清朝覆灭前,中国购买鸦片的花费超过10亿两白银,而其间鸦片战争之后的各种赔款也超过了10亿两白银。

结果就是,明清五百年,无数血汗换回的白银,最后化作一团青烟,烟消云散了。等于中华民族500年的全部出口的劳动,没有留下任何积累和财富。全都玩完了。

当然,清朝覆灭后,还有民国,白银在中国大地还有市场。但世界潮流发生了变化,白银本位被彻底颠覆了,黄金成为世界的唯一硬通货。中国人的白银,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全部白银,都成了废物。

所以,当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真的是一穷二白。一方面,过去500年大量劳动换来的白银最后化为灰烬,黄金则被国民党卷到台湾。另一方面,国内劳动的积累全部被战乱所摧毁。我们的人民几乎是在一片废墟之上重建新中国。

那么,眼光回到现在,出口,本质是什么?是换回白银吗?NO!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明白,我们出口的最终目的,是换回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而不是白银。

二、美元就是明清时代的白银

1944年,二战结束前夕,新的世界秩序开始逐渐恢复和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确认了白银时代彻底消亡,黄金时代全球确认,其标志是黄金与美元的挂钩。于是,美元从区域货币一跃而成为世界货币。

1944-1971年,黄金与美元等同。名义上,全世界都知道,1盎司黄金与35美元相当。所以,任何国家有黄金,都可以交给美国,美联储按照比例来发行美元。对应的国家拿到美元,可以全球采购。

正如我此前反复多次介绍的那样,货币,其实是促进劳动的工具。一国、一地区,人民要劳动,需要有一个促进劳动的媒介,这个媒介,早已确定为货币。各国货币,形式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国内货币,可以购买本国内他人劳动。

所以,要想让本国人民多多劳动、增加劳动,只需要满足他们对货币的需求。这就要求一国政府必须不断增加货币发行。如果货币发行增加的速度跟不上人民对货币需求的速度,货币就会变得越来越值钱,赚钱就变得越来越难,经济就无法增长。

美元,这个本来只供美国人使用的货币,这个本来只能购买美国人劳动的货币符号,在1944年之后突然变成了世界人民的硬通货,与黄金地位相同。全世界人民都想拥有美元、赚取美元,如果美元发行速度跟不上这种需求增长,则势必通货紧缩,势必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

可以想象的是,二战之后世界新秩序快速建立,无数新生儿来到人间,战后重建需求巨大,全世界理应提供足够多的货币来满足这种需求。但黄金的生产速度是极其有限的。到1970年代初,几千年人类活动的黄金总存量也不到14万吨,按照每盎司35美元算,总价值才1500亿美元。按照当时全世界37亿人口计,人均只有40美元,且年度增幅只能是个位数增长。这样的货币规模,怎么可能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呢?

当美国人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终于下定决心,取消了联系汇率制,即美元以后跟黄金没有关系了。美国人愿意发多少美元就发多少美元。但是,为了保持美元的霸主地位,他们强行将沙特石油结算限定为美元。而石油,是全球基础资源,世界各国都需要,且大都得从中东进口。如此,每个国家仍然是要追求、赚取美元的。

从1971年美元脱离黄金开始,美元就变成了新世纪的白银。它类似于中国明清时代的白银:美元是这个时代的世界货币,可以购买全世界的劳动。所以,世界上很多傻子一样的国家,拿美元当真正的货币,完全放弃了本国发行货币的能力。个别本国资源和财富十分有限的国家,误以为货币就是财富,故意扩大发行本国货币,出现了类似津巴布韦币这样的超级笑话。更有甚者,众多国家和地区的货币直接硬挂钩美元,完全放弃了货币自主权。

本来,一国发行多少货币,何时发行,应该根据本国民众的劳动产出规模。劳动产出多,货币可以适当增加,劳动没产出,多发一元货币都会引发通胀。当弱国和穷国无法组织本国人民劳动的时候,就只能错误地以美元作为货币基准,到最后,本国货币甚至完全退出了官方舞台。这一点,与大明中后期和清朝时期几乎完全一样:本国交易有铜钱,但官方收税却必须折合成白银。于是,白银就是官方法定货币。而此时,白银是世界流行货币,产白银的国家只要卖白银就能非常富足。大量劳动换回白银的明清,最后只有崩溃。

1971年,美元变成了新世纪的白银,迄今50多年了。这么多年来,美元的规模扩张早已失去约束:美联储官方基础货币发行量最高超过8万亿美元。美债规模最高达到38万亿美元。如果考虑美债就是基础货币这一本质,则全美基础货币规模46万亿美元。

试想,如果美国人不放弃黄金本位,人按照1944年规定的每盎司黄金35美元,这意味着全世界需要提供4100万吨黄金。而实际上,地球的黄金储量还不到20万吨。由于黄金不足,所以美元多了,则黄金价格只能上涨。按照目前美元的膨胀规模,黄金的价格本来是应该达到每盎司5000-7000美元的。而如果只认可美联储的基础货币才是真的美元,那么,黄金的价格应该是每盎司1200美元。目前的最高达到3500美元的黄金,未来价格究竟是该到7000美元还是回到1200美元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百年大变局:美元的没落

当货币褪去五彩的外衣,它就只能是一个零成本的无外形的媒介。

货币不是财富,不是资产,不是宝贝,它就是一个媒介。媒介也者,根本就不必在乎形式。刀币、贝币、布币、铜钱、四方钱、开元通宝、袁大头、铜币、纸币,都无所谓,只要能用它来买东西,买资源,就完全可以。

当工业时代推进到电子时代。当账房账本变成了银行电脑,当储蓄成为习惯、贷款成为新的货币产生方式,当电子记账成为世界潮流,货币的形式就电子化了——数字货币时代来到了。

在数字货币时代,所有的货币,都只是特定半导体器件上的一串串电子信号。货币的有形化渐行渐远。当移动支付蔚然成风,纸币时代就走到了穷途末路。

在这样的时代,任何一个规模稍大一点的主权国家,就都可以轻松按照本国需求发行货币,目的是实现本国内的劳动购买。

如果一个国家的规模足够大,有上亿人口、有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比较多的产业门类,那么,这个国家就可以拥有相对独立的货币体系,实现本国内劳动的交换。资源不足,需要购买外来资源,则需要出口一定产品,换取外汇,再去购买本国需要的资源。出口,完全是为了进口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如果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数亿人口、有数百万平方公里土地、有几乎全部的产业门类,那么,这个国家就可以有完全独立的货币体系。如果本国资源足够丰富、劳动量足够大,这个国家完全不需要对外出口,就可以彻底实现内循环。此时,这个国家的货币,完全不需要跟美元挂钩,也不需要跟黄金挂钩。在国境之外,它的货币价值的高低,由国外需求高低而定。

如果有这样的认识,谁还会像特朗普一样去在乎什么贸易和关税?

打关税战?这是脑子进水了嘛,是妄图复辟黄金本位的思路,是妄图重回美元霸权初期时代,是想开历史倒车到1944年?这真是痴心妄想。

任何货币霸权的崩溃,都需要时间。货币霸权者不会轻易承认时代变化,甚至不会接受这样的现实。

明末清初,全世界60%以上的白银都在中国,中国拥有白银的绝对话语权。但欧洲列强已经觉察到本地货币不能锚定白银了。1717年,牛顿担任英国铸币局局长期间,首次将每盎司黄金固定为约合3.89英镑。这是欧洲黄金本位的开始。这样慢慢过了100年,清朝已经逼近衰落末期,1816年,英国议会正式通过法律《黄金本位制度法案》,固定了英镑的价格,世界从此进入了黄金才是硬通货的时代。此时,中国境内的所有白银,虽则还有与黄金的挂钩价格,但已经失去了世界货币的资格。

英镑作为与黄金同等世界货币的身份,随着一战和二战的进行而逐渐消融,美国的崛起,为1944年的美元=黄金的体系建立奠定了基础。1971年,美元成为新世纪的白银,黄金的地位反而没那么重要了。所以,1971年之后,美国的黄金储备就几乎不再增加,长期维持着8000多吨的规模。

黄金的价格在1971年之后有过迅速的恢复性上涨,1980年就曾到过860美元的高价。但随后20年,黄金价格就一直疲软,1999年的低点还到过250美元。即便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到2015年,其阶段性低点也只有1050美元——这意味着1980-2015年的长达35年的时间里,黄金的价格是相对稳定而几乎不动的。

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个时间段,全世界公认的硬通货就是美元。美元,就是新世纪举世公认的“白银”。黄金早已失去了它的硬通货地位。

2015年之后,事情开始起变化了:

第一,美元太多了。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美联储的基础货币越发越多。2008年8月,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才0.88万亿美元,2015年1月已经达到4.44万亿美元。2022年6月,进一步上升到8.88万亿美元。

这种增速,让人目瞪口呆。短短14年,一个国家的基础货币扩张了10倍!与此同时,美国的国债从2008年的9万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18万亿美元和2022年的30万亿美元,目前已经扩张到最高38万亿美元。

日益膨胀的美元,与明末清初全球白银开采高峰期的情况如出一辙。如果说,清初世界白银主要在中国而世界对白银不信任了,那么,如今的世界,美元都是美国的且规模无限制,世界对美元也不信任了。300年前,牛顿用黄金替代白银,而今,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力量重新将目光对准了黄金。这就是最近10年黄金价格暴涨的原因:一个30多年没怎么涨的没落的黄金,竟然在10年之内上涨超过200%,这只能证明美元的颓势,而并非是黄金的价值显现。

第二,中国崛起了。世界本是一体,世界贸易就是货币流通的过程。1980年之后,美国人逐渐尝到了只印钞票就能买遍全世界所有劳动的甜头,既然躺平就能躺赢,那为什么还要自己辛苦劳动呢?所以,美国开始战略转移,美国的制造业逐渐被亚洲四小龙等接替。1985年,当它们发现日本的强大进步时,一纸广场协议,扼杀了日元的前途,阻击了日本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989年,日本股市见顶。1991年,苏联倒台。此后,非洲人想统一自己货币的人,被美国灭了。欧洲人要搞欧元,欧洲就出了无数的事情。一直到如今的俄乌战争,使得欧洲货币地位根本无法与美元相提并论。

当世界其它热点此起彼伏的时候,进入21世纪之后,

以五十年卧薪尝胆(1949-1999)积累的劳动能力为基础,以加入世贸组织为起点,中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制造业开足马力,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以赴,20多年时间,中国经济规模从9万亿元增长到130万亿元,增长14倍,以美元计价则从1万亿美元增长了近20倍。按照实际的制造业产能和资源利用规模,中国经济才是妥妥的世界第一。这有点像清朝中期的英国崛起,也有点像100年前的美国崛起。此时,世界货币,是时候转换门庭了。

而且,还有一点不为人注意的地方,2008-2022年,在美联储基础货币扩张10倍的的情况下(0.88-8.88万亿美元),中国央行的基础货币只是从20万亿元人民币扩张到40万亿元。只是增长了一倍。

如果这时候再对比中国的制造业产能的增加,就知道中国的人民币已经被低估成什么样子了!

第三,世界觉醒了。百年变局,清醒的国家也越来越多。感谢特朗普先后两次上台,以其大无畏的搅局精神,让世界人民逐渐意识到什么才是世界的规则。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美元不是财富,美元不是资产,美元甚至不是货币。如果美国掐断了美元支付体系,任何人手里的美元就变成了废纸、无意义的数字。如果美元的银行体系里,把某些电子数字清零,什么万亿美元财富,就统统不存在。俄罗斯的遭遇就说明了这一点。持有美元,与清朝末年持有白银,没啥区别。

乱世之中,各国徘徊逡巡。石油结算的,开始不再绑定美元,接受多元化货币支付。金砖国家,开始酝酿新的结算体系。俄罗斯自己也开发了自己的结算体系。中国的人民币支付系统也上线了。非洲一些国家又开始探讨区域统一货币。世界各国的货币互换模式,慢慢开始兴起了。所有这些举动,都是在渐渐远离美元……

当美元即将不是硬通货,那么,黄金会重新焕发活力吗?这就是投机者博弈的理由。

四、等待泡沫破灭

让黄金重回硬通货的媒介,是开历史的倒车。

电子货币、数字货币,早已是新时代的必然产物。黄金,这个古老的货币等价物,早该退出历史舞台。当历史淘汰它的时候,不会跟任何人打招呼。就好比钻石恒久远,最怕到河南。河南的人工钻石一出场,原先金贵的钻石,价格可以快速跌去90%。

黄金也是一样。世界进入电子化了。黄金早该成为历史的弃儿。人们现在热炒黄金,只是乱世之中找不到新的替代标的而已。一旦新的标准确立,黄金的泡沫将彻底破灭——重新回到1980-1999年,20年时间价格跌去70%。

只不过,世界再也回不到从前了。最近这一轮的黄金牛市,是因为大家在选择新的世界货币。而未来的世界货币,不会是哪一个国家的单一货币,而将呈现多元化状态:美元、欧元+卢布、人民币等形式将共存很长一段时间。

当世界人民都意识到货币只是媒介,货币只是购买劳动的媒介,货币不是财富,而是促进劳动的工具,到那时候,货币才会真正无形化。那时候,黄金的唯一功能将只是装饰品。黄金将彻底失去它的金融属性。

当然,这需要时间。

至于美元,无论特朗普怎样挣扎,都无法改变一个最起码的事实:美国的国债,就是美元钞票。债务货币化,不只是美国的选择,也将是世界其它所有国家的必然选择。因为这个世界,因为黄金本位制的干扰,主要的经济体,全都面临基础货币不足的问题。其中,基础货币短缺最严重的国家,就是中国。

那么,未来美元也好,人民币也罢,它们的真正价值,将以本国的劳动能力为基准。价格的高低,将取决于未来债务货币化的魄力大小。转化为基础货币的规模越大,货币越应该贬值。转化为基础货币的规模越小,货币更应该升值。

而可预期的远景,则是看一个国家的财富积累量。财富积累量,就是劳动累计量。人的劳动是劳动,机器的劳动也是劳动。劳动的标志物,就是劳动产品的多少。每一年,产出越多的国家,货币越值钱。若干年,累计产出越多的国家,货币越值钱。

希望有一点,人民币是通行天下的真正的硬通货之一。行走天下而不霸,这才是中国。

最后的最后,回到关税战。感谢特朗普,通过高额关税,断绝了很多国人希望继续出口换美元的念想。中国不需要那么多的美元,一如明清两朝本来就不该要那么多白银一样。美元不是财富!人民的劳动产出才是真正的财富。为什么要把国内那么多的好产品那么便宜地卖给美国人呢?我们自己消费,满足自己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不是很好吗?

当然,中国还有很多资源需要购买,那好,我们出口理应与进口平衡。出口1万亿元人民币的东西,也应该换回价值1万亿元人民币的资源。当人民币逐渐成为世界主要货币的时候,我们的出口也应该保持进出口的平衡。我们不去剥削别人,我们要的是一个公平的贸易环境,以此满足我们自己的生活需求。只有这样,人民币才会长久通行天下。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文章
女性悦己经济新蓝海!高潮针千亿市场爆发在即(附股)
2025年4月23日(周三)每日一股:科力装备
比亚迪疯了!这个板块即将被暴力开启!
比亚迪疯了:2024年度拟10送8转12派39.74元
关税反制---国产大飞机替代篇(附股)
2025年4月22日(周二)每日一股:航发科技
央行等四部门: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功能和全球网络覆盖
康比特:25年一季报收入持续高增,多个产品销量全网第一!
广东报告猩红热发病1542例,无疫苗可预防!
北交所已公布业绩(2024年度和2025第一季度)个股排名
热点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